第二百九十九章 夏言的底线(2 / 3)

大明神探1546 兴霸天 3525 字 1个月前

狱后,虽然事后受到了天子的责骂,可陛下只是骂骂,抄家的好处却实实在在地落入囊中。

不少锦衣卫中层都心动了,巴结严嵩不成,严世蕃回京后,可不就是最好的结交目标?

如此种种。

寻常官员但凡做了一件,都够贬去海南的了。

可严世蕃有严嵩庇护,三法司战战兢兢,竟是不敢劝阻,六科给事中接连出面,竟也于事无补。

由此更是肆无忌惮。

渐渐的已有了小阁老之称。

夏言愤怒的也是这点。

他是六科给事中出身,上位后也安插了人手。

若是弹劾不了严世蕃的种种恶行,那他的威望也将遭到重创。

谁还在乎这位内阁次辅?

到时候还真被严世蕃这小阁老压在头上了。

“夏公!”

今日严嵩早早放衙了,夏言也不掩饰自己的愤怒,正在发怒,熟悉的声音传入。

他看向门口,发现来者正是刑部右侍郎郑晓,自己在六部堂官里,为数不多的坚定支持者,赶忙起身:“澹泉来了!”

郑晓目光扫视,见到严嵩不在,也暗暗松了口气,赶忙快步上前,行礼后从怀中取出奏疏:“请夏公过目!”

“哦?”

夏言接过,眼前一亮。

这封奏疏弹劾的内容明显与之前不同。

从侵夺商户的账目明细,纵容家奴强占良田千顷的地契抄本,甚至夜宿皮条胡同不付嫖资的娘子供词,皆列得明明白白。

郑晓低声道:“都察院御史乔佑、兵科给事中沈良才,拟《十二罪疏》,弹劾严氏父子种种不法!”

“不容易……不容易啊!”

夏言动容。

以严世蕃的嚣张跋扈,可想而知这些罪证,都是那些寒门御史,冒着下狱之险,一点一滴刨出来的。

他的声音顿时变得铿锵有力:“老夫这就上奏,与之同呈陛下,此次定要治其大罪!”

郑晓目光微动,却有些不安,低声道:“阁老,下官总觉得此事透着蹊跷,那严世蕃年少轻狂,严阁老却不会如此大意,连账目都未做干净……”

夏言摊开奏疏,闻言手中朱笔一顿:“嗯?”

郑晓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三分:“莫不是故意留此破绽,好让陛下觉得此子不过是贪些小利,若是贸然举报,恐反中其谋!”

夏言抬眸看向窗外的乾清宫方向。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片刻后,夏言忽然轻笑一声:“郑侍郎多虑了,陛下圣明烛照,岂会被这等小伎俩蒙蔽?既有奏疏,我等一并支持便是!”

郑晓深吸一口气,拱手道:“是!”

窗外,最后一缕残阳,被暮色蚕食殆尽。

如同那份联名弹劾的奏章,悄无声息地湮没在深宫的重帷之后。

账簿中的证据,竟真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严世蕃早布下局,一纸自辩疏便将罪责洗脱得干干净净,反将上奏的官员扣上诽谤首辅的罪名。

一轮较量后。

兵科给事中沈良才黯然去职的靴声尚未消散。

都察院御史乔佑的镣铐已在诏狱中铮然作响。

都察院群情激奋。

弹劾的奏疏如雪片般递往通政司。

夏言看似再输一城,但竭力保护谏官言路的作为,也赢得了都察院上下的心。

“棋局从来如此——”

“弃子,有时恰是最精妙的一着啊!”

夏府书房,夏言放下又一封表达对严嵩的愤慨,对自己的支持的谏官信件,嘴角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