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视为洪水猛兽。
陶轩之跟彼得·舒尔茨就是在网络上对七月的争议最激烈时,终于见到了乔喻。
没办法,现在想跟乔喻见上一面的确很不容易。
哪怕是陶轩之跟彼得·舒尔茨这样的顶级数学家,也需要先报请审批,通过之后还要等乔喻腾出时间才能跟他们见上一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现在一切发展向好,但根据情报显示,全世界太多组织已经把乔喻列为了不应该存在于这个时代的人毕竟考虑到乔喻的年纪还如此年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起码还能活个三、四十年。
这样的科学家的确会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跟肉中刺。
所以安保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减轻,反而是更重了。
哪怕是乔喻决定想见某个人,都得先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哪怕是世界顶级数学家也一样。
说白了,华夏这边并不认为这个世界有哪位数学家的价值能跟乔喻相提并论。
所以两位顶级数学家也等了三天时间才终于跟乔喻见了一面。
让陶轩之跟彼得·舒尔茨不太适应的是,以前还能跟乔喻单独见面,但现在乔喻身边一直跟着那位以秘书身份留在那里的中年男人。
但没办法,是他们想见乔喻总得入乡随俗。好在郑希文很懂怎么在这种场合弱化自己的存在感。
而且等到三位数学家真的聊起来,旁边多了个人就不再是问题了。这块郑希文可以说很有经验。
毕竟这些年他跟着乔喻见的数学家多去了。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
事实也的确如此。甚至三个人只是开口寒暄就已经直接忽略了郑希文的存在。
「陶教授、舒尔茨教授好久不见。」
「不只是很久没见,你甚至没认真回过我发给你的那些邮件,现在回想起来,我之前收到的很多前言不搭后语的邮件都是七月代你回复的我吧?」
乔喻笑而不语。
事情的确是这么个事情,但当面承认味道就不对了。显得他对这些前辈数学家不太尊重。
所以哪怕陶轩之直接这么问,乔喻也不会承认,任何场合都不会承认。
于是直接岔开了话题:「时间不多,咱们不聊这个,还是单纯聊聊数学吧。你们对元数学怎么看?」
彼得·舒尔茨立刻反问道:「这得看你说的是数学本身还是由元数学所支撑的机器意识。」
乔喻摇了摇头,说道:「不,两者不能分开来看。元数学的本质是用数学定义意识。
一切推理都是基于这一点来的。
所以元数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机器拥有一种类人的数学意识。如果两者分开来看,
元数学就没有意义了。」
彼得·舒尔茨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等待跟乔喻见面这三天时间他跟陶轩之也没干等着。
两人一起反复的重新审视乔喻在报告会上所讲的内容跟那些PPT,算是做足了功课。
不说是已经将元数学融会贯通了,但绝对也比除乔喻外其他人的理解要深刻的多。
加上两人在数学方面的天赋本就毋庸置疑的,之前又做过类似的工作,乔喻一句话就让彼得·舒尔茨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顶级数学家之间的交流本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嗯,所以元数学可以理解为数学意识本体论的构建。核心就是建立了意识现象的数学可定义性。」
彼得·舒尔茨点了点头了然道。
「对,所以七月又或者下一代人工智能跟元数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可计算性、意向收敛跟伦理相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最终的目标是让机器层栈的跃迁间去理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