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林川可谓轻松惬意,就像胜利凯旋之师。全程待在马车之上,都没有怎么和人说话,仿佛一直在思考什么。
宁家军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直接前往了开平卫,从那入关,到顺天府,再改由运河,直接前往京师。
这一路如果没有其他变故,只需1个月就能走完。当然边军是不能入关的。宁家军会在那里,将林川交接给前去接应的锦衣卫,然后就要立刻退回驻地宁夏中卫履职。其间如果他们拖沓哪怕1天,都有可能背上图谋不轨的罪名。
对于宁不败接下来的安排,林川都无所谓,随便他们安排就好。
终于,在永乐16年5月中旬,宁家军来到了顺天府外的十里坡,锦衣卫指挥使萧何,带着千户赵虎,外加百余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在此恭候了数日。
虽然大家没说,但每个人都觉得就跟交接囚犯差不多,除了没上刑具,没有罪状文书,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萧大人,本官不负皇上嘱托,现已将国柱爷方大人安然带回了大明,接下来就要由您护送前往京师,您可要保他的安危啊!”宁不败那是话里有话。
“宁大人,我与方大人的关系都是明面上的,但凡能保方大人安危,豁出性命在下也义不容辞,就连当初太子联名作保方大人的文书,在下也是签上了大名的。只不过……”萧何也不藏着掖着,“东厂被覆灭的消息已经传回了京师,皇上震怒。几个为方大人开脱的官员,已然被打入了诏狱。”
显然这些天里,情况再次发生了变化。皇上确实不能看到国柱爷命丧塞外的结果,但同样不能看到自己一手创建的东厂,全军覆没在了国柱爷的手上。
傻子都不会相信,林川一个人就干掉了整个东厂侍卫团,其中必然有瓦剌和鞑靼的势力参与其中。那这算什么?哪怕林川是为了保命不得已为之,但解释起来依旧是妥妥的通敌卖国。
如果,连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的林川,还能笼络到人心,让官员为其说话。朱棣怎能不气得差点又吐血了。现在没有人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置国柱爷,也不知这本该是圣君明臣组合的一对,会用什么方式收场?
不过大明的百姓与市场先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那就是大明通行宝钞全线崩盘……
各地开设的明联储遭遇了史诗级挤兑,虽已经开具了每周限制兑换宝钞配合的各种调节手段,但各大明联储的办事处外依旧大排长龙,有海量的用户,火急火燎的要将手中的宝钞兑换成白银。
仿佛大明的经济在明天就会崩盘,唯有银两才能给大家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供需关系的急转直下,导致先前被拖垮的钱庄业务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民间的宝钞与银两的兑换比率,已经跌至1两宝钞兑换7钱银子,跌掉了3成。你还别嫌弃,这个比率还是浮动的,如果不满意,大可去明联储分号排队,死以前能把你手上的厕纸换完,算你本事。
而反映到国债市场上的情况就更加糟糕,曾经的热门国债都无人问津,变成了臭狗屎,就算有卖得动的,买家支付的也全是宝钞,和昔日一半银两,一半宝钞的情况大相径庭。
作为一个躬耕世代的封建王朝,谁都没有经历过何为金融风暴,仅仅因为皇上与一个官员的不和传闻,就近乎要将大明盛世一夜之间推倒回归旧元时期,这是包括太子在内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市场如此之混乱,明联储毕竟是商业联盟,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为了降低自身损失,只能缩紧银根,不仅限制兑换数额,更是寻各种理由拖延兑换周期。而对于那些过去最赚钱的业务,审核差役也是不再放款,甚至提前催收还款,这对于那些刚刚贷款租下田地,试图靠勤劳改变命运的底层农民来说,堪称致命打击。
那些曾经消失的插标卖儿卖女的苦命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