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国子监的名额(1 / 2)

明朗的让人讨厌!

“启明先生说是我的师伯,莫不是认识山夫子?”

宝玉眨了眨眼,又朝朱明德拱了拱手,解释道:

“贵人不知,我说的山夫子并不姓山,“山”是山夫子的字,当初我在赏艺院意外遇见山夫子,对于山夫子的文采很是仰慕。

后来求了父亲欲为小子拜师,小子也是登门之后,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山夫子并不姓“山”而是姓“文”,是极有名的大儒。

父亲望子成龙,跪地苦求,这才求得文先生入我家学教书。

不过先生说往事已矣,只准我们称呼他为“山夫子”,也未曾告知小子还有师伯。”

他这般一本正经的“坦诚相告”倒是让朱明德有些意外,笑着又道:

“若是姓“文”那就没错了,你面前的这位“启明先生”也姓“文”,正是你师父的同胞兄长。”

说完还不忘朝文启明使了个眼色。

文启明笑笑,也开口道:“我跟你师父有些误会,他心中有气,没有提到过也是有的。”

“哦,原来如此,倒是小子无礼,怠慢启明先生了。”

宝玉又站起身,拱手赔礼道。

不过他依旧“执拗”的没有称呼文启明为“师伯”。

“好了好了,不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今儿咱们来这赏艺院,就说些高兴的事情。

宝玉,我跟你父亲也是旧识,你也不必这样客气,还是快些坐下吧。”

朱明德笑着又道。

“小子宝玉谢贵人赐座,谢启明先生不怪之恩。”

宝玉作受宠若惊状,先谢了朱明德,又谢了文启明,才和贾政一样,虚虚的在凳子上坐了。

动作极为标准,和贾政看上去如出一辙,都是一样的酸腐刻板。

“我听启明先生说,你如今已经过了府试?”

朱明德却十分满意他这份“恭敬”,端起桌上的茶水又问。

“回贵人,宝玉确实过了府试,侥幸得了直隶府的第三名。”

宝玉又一次欠身站起,先请示的看了贾政一眼,得到应允之后,才毕恭毕敬的回道。

“不错,不错,年少有为,存周,你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朱明德略一愣怔,看向贾政赞道。

他之前只知道宝玉过了府试,并不知道他的名字这般靠前。

想了想又道:

“若是擦线还能说是“侥幸”,这直隶府的第三名,宝玉还说是侥幸,也是过分谦虚了。

听启明说,山……山夫子到你们贾家家学也不过才大半年时间吧。”

这话说的,明显是又起了疑心,觉得宝玉是在“扮猪吃老虎”。

“确实……确实是侥幸……”

宝玉转头看向贾政,一副想要解释又不知道如何解释的“书呆子”模样。

贾政嗔怪的看他一眼,也站起身解释道:&29233&30475&12307&20070&12307&100&100

“回贵人,下臣只有他这么一个嫡子,三岁就已经由他姐姐帮着开了蒙,虽说跟在山夫子身边不久,不过一直是有业师的,前年他业师年岁大了,这才离府还了乡。”

“原来是这样,存周真的是舍得,教子有方,教子有方啊。”

朱明德哈哈一笑,又开口赞道。

“父亲……父亲常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宝玉深以为然,祖母也深以为然,学生的侄儿,今年才六岁,已经在家学读书两年有余了。”

宝玉作出一副“与有荣焉”“敬佩万分”的样子,来了一段“